•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高温,防暑降温,作业

    中央气象台8月20日续发高温黄色预警 中东部多地持续高温炙烤[ 13号文库 ]

    13号文库 时间:2025-08-20 12:00:17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8月20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8月20日白天,我国中东部多个区域将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9℃,局地突破40℃。高温热浪持续影响公众健康、城市运行和农业生产,各地需持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群众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8月20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8月20日白天,我国中东部多个区域将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9℃,局地突破40℃。高温热浪持续影响公众健康、城市运行和农业生产,各地需持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此次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泛,覆盖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等多个核心区域。具体来看,黄淮大部、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陕西南部和关中地区、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35~39℃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关中、河南中部、山东中部和西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的局地高温强度尤为突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持续的极端高温不仅会让人体感到不适,还会对户外作业、交通出行等产生不利影响。

      从区域高温特点来看,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等地受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呈现晴热少雨的天气格局。这些区域空气湿度较大,体感温度往往比实际气温高出3~5℃,形成闷热难耐的“桑拿天”。在这种高湿高温环境下,人体汗液难以蒸发,热量不易散发,极易引发中暑、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陕西关中地区午后太阳辐射强烈,空气相对干燥,高温伴随强日照,不仅容易导致人体水分快速流失,还可能对户外劳作人员的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热量不易扩散,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夜间气温也普遍在26℃以上,不利于人体在夜间恢复体力。

      高温天气对城市运行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持续高温会导致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使用率大幅上升,电力负荷急剧增加,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用电紧张情况,甚至面临断电风险。同时,高温天气会加速路面沥青软化、轮胎老化,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车辆爆胎、路面塌陷等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所上升。

      在农业生产方面,高温天气易导致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对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水稻、玉米等作物在高温胁迫下可能出现开花结实率降低、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设施农业中的蔬菜、水果也易因高温高湿引发病虫害。农户需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溉补水,缓解高温干旱压力。

      针对此次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布防御指南,明确各部门和公众的防暑重点:

      1.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全面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应急管理部门需加强与气象、电力、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密切监测高温天气动态,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和防暑降温指引。电力部门要提前制定电力调度预案,加强电网巡查维护,合理安排错峰用电,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单位用电需求,确保高温时段电力供应稳定。

      2.公众在午后高温时段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避免在10时至16时外出。确需外出时,要做好全面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穿着透气、浅色的棉质衣物。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定时到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多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等清凉饮品,避免饮用大量冰镇饮料,防止肠胃不适。

      3.社区和相关机构要重点关注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针对性的防暑降温指导和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可定期走访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检查家中空调等制冷设备运行情况,提醒他们减少外出,注意室内通风。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单位要改善室内通风条件,确保空调等降温设备正常运行,合理调整活动安排,避免在高温时段组织户外活动。

      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用人单位要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午后2时至4时的高温时段,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实行“做二休一”等弹性工作制。为作业人员提供通风良好的休息场所,配备防暑降温饮品和药品,如绿豆汤、含盐清凉饮料、人丹等。建筑、环卫、电力等户外作业单位要制定高温应急预案,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不宜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医治疗。

      5.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防暑抗旱工作。组织农户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灌溉,减少水分蒸发。对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可采取遮阳网覆盖、喷水降温等措施,减少高温强光对作物的伤害。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改善养殖场所通风降温条件,增加饮水供应,在饲料中添加防暑降温添加剂,防止畜禽因高温出现热应激反应。

      此次高温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值守、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气象部门将持续监测高温天气变化,及时更新预警信息,为防暑降温工作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