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中稻,高温,植株

    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预警 江汉江淮等多地中稻面临高温热害风险[ 8号文库 ]

    8号文库 时间:2025-08-26 12:30:10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8月26日,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中稻(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提示。预计8月27日至30日,江汉、江淮、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将持续遭遇高温天气,部分区域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多地中稻(一季稻)面临较高高温热害风险,需及时采取防护措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8月26日,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中稻(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提示。预计8月27日至30日,江汉、江淮、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将持续遭遇高温天气,部分区域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多地中稻(一季稻)面临较高高温热害风险,需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减轻高温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根据气象预测,8月27日至30日,江汉、江淮、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持续性高温天气将成为天气主旋律。上述区域日最高气温普遍维持在35~39℃,局地极端最高气温将超过40℃,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强的特点。其中,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浙江中北部等地,因高温持续时间与中稻生长关键期高度叠加,中稻(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较高;江西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西北部则因高温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久,成为中稻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域,当地农户需重点警惕。

      从作物生长阶段来看,当前江汉、江淮、江南等地区的中稻(一季稻)正处于结实期和籽粒发育期,这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阶段。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会对中稻生长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一方面,高温会破坏水稻花粉活力,导致花粉萌发率降低,影响水稻授粉结实,造成空秕粒增多;另一方面,高温会加速植株蒸腾作用,导致水分流失过快,若田间水分供应不足,易引发植株萎蔫,同时还会抑制籽粒灌浆,影响干物质积累,导致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最终对中稻产量形成制约。

      从区域农业特点来看,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是我国中稻主产区之一,当地中稻种植面积广、规模化程度高,持续高温若得不到有效应对,可能对区域粮食产量造成较大影响。江西中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等地不仅中稻种植集中,还兼具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的复合农业模式,高温天气除影响中稻生长外,还可能导致稻田周边养殖水体水温升高,增加水产养殖风险,但当前首要任务仍是聚焦中稻高温热害防御。浙江中北部等地部分中稻种植区域位于丘陵地带,灌溉条件相对复杂,高温天气下水资源调配难度加大,需提前做好用水规划。

      针对此次中稻高温热害风险,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提出科学应对建议,指导农户精准施策:

      1.在田间水分管理方面,建议上述地区农户采取“日灌夜排”或“流水灌溉”的方式,通过合理调控稻田水位实现以水调温。白天高温时段,保持稻田3~5厘米浅水层,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的特性,降低稻田地表温度和植株冠层温度,减少高温对稻穗和叶片的灼伤;夜间则将田间水排出,促进稻田通风散热,降低土壤温度,利于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对于灌溉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采用流水灌溉模式,持续补充低温水源,进一步增强降温效果,避免稻田水温长时间处于高位。

      2.在植株营养补充与调节方面,建议农户合理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择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具有抗逆功能的农资产品,按照科学配比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能为植株补充磷、钾元素,增强植株抗高温、抗干旱能力,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植株生理代谢,缓解高温胁迫对细胞结构的破坏,提高植株抗逆性,减少空秕粒形成。喷施时间建议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避免因水分快速蒸发导致药液浓度升高,灼伤叶片。

      3.在田间巡查与监测方面,建议农户加强对中稻生长状况的日常巡查,重点关注稻穗发育情况、籽粒灌浆进度以及植株叶片形态,及时掌握高温对作物的影响程度。同时,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和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根据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变化,动态调整防御措施。对于已经出现轻微高温危害症状(如叶片卷曲、稻穗颖花闭合)的田块,要及时加大防御力度,通过增加灌溉频率、补充叶面肥等方式,减轻危害程度,降低损失。

      4.在区域农业协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对于灌溉设施老化、用水紧张的村庄,要协调区域内水资源调度,优先保障中稻灌溉用水需求,避免因缺水导致高温危害加剧。同时,鼓励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集中采购农资、统一组织灌溉等规模化操作,提高高温防御效率,降低小农户防御成本。

      5.针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的高温伴随干旱的情况,需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农业农村部门要联合水利部门对辖区内灌溉泵站、沟渠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灌溉设备正常运行,沟渠畅通无阻。对于丘陵山区等灌溉薄弱区域,可调配移动灌溉设备,如抽水泵、洒水车等,为农户提供应急灌溉支持,保障中稻关键生长期水分供应。

      6.气象部门将持续加强对高温天气的监测预报,通过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向农户推送高温预警信息、降温措施和农事建议,为农户防御高温热害提供精准气象服务。农业农村部门则会跟踪各地防御措施落实情况,收集高温对中稻生长影响的动态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技术指导方案,确保防御措施科学有效。

      当前正值中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高温热害防御工作事关粮食生产安全。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气象部门及广大农户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将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天气对中稻生长的不利影响,全力保障今年中稻丰收。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