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

    中央气象台8月21日双预警齐发 强降雨与高温持续影响多地[ 10号文库 ]

    10号文库 时间:2025-08-21 11:45:12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8月21日,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高温黄色预警,我国天气呈现“南北雨热交织”的复杂态势。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南方及部分北方区域则持续受高温炙烤,双重天气考验下,各地需统筹做好防汛防涝与防暑降温工作。  在高温天气方面,中央气象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8月21日,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高温黄色预警,我国天气呈现“南北雨热交织”的复杂态势。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南方及部分北方区域则持续受高温炙烤,双重天气考验下,各地需统筹做好防汛防涝与防暑降温工作。

      在高温天气方面,中央气象台8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8月21日白天,我国多个区域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具体来看,河北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安徽、江苏、上海大部、湖北北部和东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大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西部等地将出现35~36℃的高温天气。其中山东中部和西南部、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北部和东部、江苏西部和南部、上海中南部、湖北东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强度更为突出,最高气温可达37~39℃,体感闷热难耐。

      从区域高温特点来看,黄淮地区的山东、河南等地受大陆暖高压影响,午后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干燥,高温天气具有强度大、光照强的特点,易导致人体水分快速流失。江淮地区的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呈现“桑拿天”特征,空气湿度较大,体感温度往往比实际气温高出3~5℃,人体舒适度极差,极易引发中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东部、浙江北部等地高温与高湿叠加,午后气温达到全天最高值,户外犹如“蒸笼”,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调节功能易出现紊乱。四川盆地中东部和重庆西部因地形原因,热量不易扩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小,夜间降温不明显,不利于人体在夜间恢复体力,连续高温易使人体积累疲劳。

      高温天气对公众健康、城市运行和农业生产带来多方面影响。持续高温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面临较大健康风险。城市用电负荷在高温时段急剧增加,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使用率大幅上升,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用电紧张情况,电力部门需加强电网调度保障供电。

      农业生产方面,高温天气易导致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对处于灌浆期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不利,可能造成减产;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在高温强光下易出现萎蔫、日灼等现象,影响品质和产量。设施农业中的大棚需加强通风降温,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对作物造成伤害。

      针对此次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布防御指南,明确各部门和公众的防暑重点:

      1.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全面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应急管理部门需加强与气象、电力、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联动,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和防暑指引。电力部门要提前制定电力保障预案,加强电网巡查维护,合理安排错峰用电,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单位用电需求,确保高温时段电力供应稳定。

      2.公众在午后高温时段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避免在10时至16时外出。确需外出时,要做好全面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着透气、浅色的棉质衣物。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定时到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等清凉饮品,避免饮用大量冰镇饮料引发肠胃不适。

      3.社区和相关机构要重点关注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针对性的防暑降温指导和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可定期走访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检查家中空调等制冷设备运行情况,提醒他们减少外出,注意室内通风。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单位要改善室内通风条件,确保降温设备正常运行,合理调整活动安排。

      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用人单位要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尽量避开午后2时至4时的高温时段,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为作业人员提供通风良好的休息场所,配备防暑降温饮品和药品,对患有不宜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疾病的人员及时调整岗位。

      5.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防暑抗旱工作。组织农户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正午高温时段灌溉。对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采取遮阳网覆盖、喷水降温等措施,减少高温强光伤害。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改善养殖场所通风降温条件,增加饮水供应,防止畜禽因高温出现热应激反应。

      此次高温天气范围广、强度大,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值守、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气象部门将持续监测高温变化,及时更新预警信息,为防暑降温工作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