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宋体,溶液,氧化氮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2-09
12-09
12-09
12-09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生成了NO2B向淀粉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C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D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红色褪去 |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只有乙烯 |
A. A
B. B
C. C
D. D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7-21 12:15
优质解答
答案
C
解析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硝酸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管口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不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结论不正确;故A错误;
B.葡萄糖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应加入碱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调节成碱性,才可以产生红色沉淀,故B错误;
C.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产生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故会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故C正确;
D.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SO2产生,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C。
10-26
10-26
10-27
10-23
10-26
10-25
10-25
10-25
10-24
10-25
10-23
10-23
10-25
10-26
10-28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