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棉花,小麦,农民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 13号文库 ]

    13号文库 时间:2025-05-20 03:12:55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题目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5-14 11:53

    优质解答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可知195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根据土地的特点自由种植农作物,故选C项;统购统销直到90年代粮票废除才结束,排除A项;材料提到棉花是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并非直接投向市场,排除B项;80年代山东任然是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