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机关,国家秘密,单位

    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 4号文库 ]

    4号文库 时间:2025-05-20 00:23:38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题目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A .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B . 国家秘密事项一栏表C . 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D . 保密法及有关规定可圈可点用户2021-11-29 12:46优质解答答案C解析机关单位定密工作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

    A .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B . 国家秘密事项一栏表

    C . 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D . 保密法及有关规定

    可圈可点用户

    2021-11-29 12:46

    优质解答

    答案

    C

    解析

    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

    第十三条 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第十六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

    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扩展知识

     

    具有定密权的主体:

    1、《保密法》第十三条规定: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2、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3、取消了市级机关(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绝密级国家秘密原始定密权(即依照国家定密范围规定定密),市直机关单位、县级机关(如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行使原始定密权需经市级机关授权;

    4、未经授权的市直机关单位、县级机关、县直机关单位、乡镇一级机关产生原始定密事项,需向有定密权限的机关单位申报定密。各级公安和国家安全机关可依法行使原始定密权。

    上述所有机关单位具有派生定密权(即依据上级已确定的密级定密)。

    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