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文字,小篆,秦国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8号文库 ]

    8号文库 时间:2025-05-19 23:47:34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题目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下列措施中最具有这一意义的是()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书同文,推行标准字体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可圈可点用户2022-01-26 09:51优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下列措施中最具有这一意义的是()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书同文,推行标准字体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可圈可点用户

    2022-01-26 09:51

    优质解答

    答案

    B

    解析

    要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首先需要形成统一的局面,这是前提,其次才是采取各种各样的举措来加强和巩固这一局面。所以类似于C选项的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都是统一的前提,

    扩展知识

    根据汉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解读,秦始皇是用秦国小篆作为统一天下文字的标准。我也认为,秦始皇统一文字用的不是隶书,而是小篆。

    第一,秦始皇为了统一天下文字制定了三部字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七章,令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六章,又令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李斯、赵高、胡毋敬均用小篆来进行这三部字书的写作。

    第二,当时各地的刻石均为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五次巡游全国,在各处留下众多的刻石。而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部分这些刻石的临本或摹本,如泰山、峄山、芝罘、琅琊台、会稽等的刻石,在泰山刻石中还有留存至今的实物,这些刻石文字均为小篆。刻石是秦始皇五次大巡游的重要活动之一,内容无非是记载秦始皇兼并六国等丰功伟绩,所用的小篆必定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

    第三,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序》的记载。《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经典之作、奠基之作,因此,许慎对于统一文字所持的说法,一定有他的文献依据。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出土秦简中竟然有那么多用隶书书写的文字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秦始皇将隶书作为统一文字的书体之一,二是秦始皇用秦国小篆进行统一文字最后没有获得成功。而上述列举的三点足以证明第一种可能不成立,那么,只能是第二种可能。

    中国文字书体的演变大致是,殷商通用甲骨文,西周、东周通用大篆,战国时期盛行小篆,汉代流行隶书。在这些文字书体中,大篆是一种使用较为混乱的书体。

    李斯建议用秦国文字统一天下文字,这当然是以战胜者的姿态统一天下。但是,有一个前提,即秦国文字是否是当时天下最先进的文字。实际上,秦国小篆并非如此。

    文字的功能在于交流,因此,文字的形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实用性。一种不具备实用性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它不便于书写。既然文字重在交流,那么,天下百姓在使用文字时,便常常会创造出书写简便的字体。这种来自民间的创造有利有弊,积极的一面是为文字书体的演变提供了巨大的能量,而消极的一面则是造成了文字使用的混乱。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