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道德,法律,社会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8号文库 ]

    8号文库 时间:2025-05-20 02:00:21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题目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下列选项中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 )A、遵纪守法B、文明礼貌C、尊老爱幼D、诚实守信可圈可点用户2021-06-30 10:49优质解答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下列选项中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         )

    A、遵纪守法

    B、文明礼貌

    C、尊老爱幼

    D、诚实守信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6-30 10:49

    优质解答

     

    D
     

    诚实守信既是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又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点。诚实守信也是民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选D。

    干扰选项分析:

    AB选项是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但不属于法律原则,与题意不符,排除;

    C选项是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也不属于法律原则,与题意不符,排除。

    扩展知识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一、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有这辨证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