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突触,电位,的是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8号文库 ]

    8号文库 时间:2025-05-20 02:12:08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题目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 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6-17 09:03

    优质解答

    答案

    C

    解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突触小泡在与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与突触后膜接触后发挥作用,之后被酶灭活或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不会使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

    D、如果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也存在电位变化,只是内负外正的电位加强,D错误。

    故选C。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