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天理,人欲,人性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9号文库 ]

    9号文库 时间:2025-05-20 03:55:16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题目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可圈可点用户2021-03-24 13:57优质解答答案D解析本题主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题目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可圈可点用户

    2021-03-24 13:57

    优质解答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C选项“非善非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知识点

    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

    注释:

    ①善:善良。

    ②习:习性。

    语出《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善习远正是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三字经》出自宋朝理学家之手,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